视听中心 SHI TING ZHONG XIN 查看更多>>
探秘佛光寺(上)
五台山风景区11月1日起执行淡季票价政策
 
探秘佛光寺(下)
山西高速交警二支队九大队开设假日快处快赔服务
景区资讯 JINGQU ZIXUN 查看更多>>
品牌旅行社 PINPAI LVXINGSHE 查看更多>>
寺庙大观 SI MIAO DA GUAN 查看更多>>
五台山南山寺石雕欣赏
华北屋脊 五台山的清凉世界
 
佛国之夜
寿宁寺
您所在的位置:首 页 > 佛国文化
清凉胜境第一景珍奇宝塔藏佛身
编辑:聂鑫     2016-06-20 18:19:24       来源:忻州日报

大白塔

  位于殿阇之间,雄伟挺拔,直指蓝天,有气盖山河、一览五台之概,为四大佛教圣地之首的标志。古人称誉此塔:“厥高入云,神灯夜烛,清凉第一胜境也。”

  大白塔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由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建造。承担五台山大白塔的设计和建造的时期,正是阿尼哥艺术创造的顶峰时刻,所以五台山大白塔被公认为是他所建的塔中最好的。大白塔是中国塔式建筑中少见的珍品,是研究高层建筑如何经历地震和风雨雷电侵袭而不倾圮变形的实物资料。

  大白塔的基座呈八角形,即: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八面,周围设有围廊。围廊里置放着喇嘛寺庙内祈祷、诵经所不可缺少的法物——120 个法轮,又被称为转经筒。法轮呈圆桶形,转动自如,在每一个法轮上都有“唵、嘛、呢、叭、咪、吽”六个梵文字,这叫做“六字真言”,也被称为“六字大明咒”。《大乘庄严宝王经》说,“若此六字大明咒,着于身,触于手,藏于家,或书于门,即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所以凡到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瞻礼的游客,都会挨个地去用手(据说得用右手)转法轮转经筒,因为每右转一圈法轮就等于“六字真言”已触于手,这样就可以获得平安、如意、吉祥。塔基之上是高大的十字折角形塔座,覆钵式塔身置于其上。塔身上部,有一组下粗上细的呈圆锥状的“长脖子”,称为相轮,因相轮有13 道圆环,也叫“十三天”。十三级相轮之上是宝盖,上饰仰月、宝珠。白塔上,系以垂带,悬以铜铃,风吹铃动,252 个铜铃叮当作响,清脆悦耳,回荡在台怀上空。塔顶上盖铜板八块,按八卦安置。通高75.3 米,比北京妙应寺的白塔高24.4 米,是中国最高的覆钵式的白塔。明代晋阳人王道行如此称颂该塔:浮图屹立奠坤仪,从此群山势尽卑。百丈高僧无我相,万年夫子竞檀施。轮光遍照星河影,金色浑成世界奇。借问曼殊何处是,欲从言下绝狐疑。

  塔的下部北面有两层殿宇。下层有石窑洞三孔,中间洞内供汉白玉雕刻的释迦牟尼佛,洞口上方嵌一石匾,刻有“大慈延寿宝塔”。东洞立有“佛足灵相三碑”一通,人称佛足碑。碑高1.87 米,宽0.76 米,厚0.19 米,为明万历十年造立。碑首刻二龙戏珠图案和“佛足灵相之碑”。碑身上段刻六尊佛像。中部上方刻“释迦如来双脚灵相图”九字,字下是一双很大的足印图像,足心有千辐轮相和宝瓶鱼剑图,十个足趾有卐字。表述为:释迦牟尼在拘尸城将要涅槃时,站在一块巨石上,回望摩竭陀国,对大徒弟阿难说:“吾今最后,留此足迹,以示众生,有能见者,生大信心,赡礼供养,灭无量罪,常生佛前”。释迦牟尼成佛后,足印保留在摩竭陀国的波吒厘精舍里。唐贞观二十三年,唐僧到印度见到阿育王古寺石上的佛足,临摹图形,带回中原。唐太宗敕令按图刻石于祖庙供养。明代第三次修缮时,少林寺和尚明成、如意,同一天晚上一人梦见莲花,一人梦到月轮现于塔际。到了天亮,两人正议论梦境之时,和尚正道拿着一幅佛足图请二人观赏,见是双轮印相,与梦相合,遂出资刻石记载。

  在大白塔下,有一通警示碑,只有四句话,16 个大字:“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苍难欺”。出世之地却有入世者的诤言,它深刻告诫当政者,要珍惜一粥一饭,细思来之不易,勤俭持家、勤政为民,做事不违良心,不欺天命。

  被誉为“清凉第一胜境”的五台山大白塔和代县的阿育王塔堪称忻州塔类建筑的“双璧”,而阿育王塔也是中国供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宝塔中的“十九分之一”。真身舍利,梵语中意为“尸骨”,通常指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固体物,主要是骨舍利,白色;肉舍利,红色;发舍利,黑色。均圆明皎洁,光滑坚硬,五彩夺目,击打不碎,甚为神奇,迥非世界珠宝可比。佛教认为,只有虔诚奉佛,悟道得法的人才会自然结晶舍利,非常人可得。据佛典《涅经》记载:释迦牟尼入灭后,弟子们焚化了他的遗体,将舍利收殓保存,在王舍城建塔供养。当时,佛祖的舍利已成为佛教信众顶礼膜拜的佛教圣物。后来,古印度八国的国王将佛祖舍利平分八份,各带回本国建塔安奉,佛史称为“八王分舍利”和“八王起八塔”。大约在佛祖入灭的300 年后,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即位,定佛教为国教,还将佛教向世界各国广泛传播。相传,阿育王索回各处所藏的佛舍利八斛四斗,做佛塔8.4 万座,每塔内置一枚舍利子,分传到世界各地的信教区域。这一传说明显有神话夸张的成分,但是,阿育王时代建造佛舍利塔却是真实的历史。

  唐总章元年(668)年,道世所著《法苑珠林》问世,文中记述了在中国供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19 座宝塔,文中位于忻州境内的只有齐代州城东古塔(今代县圆果寺阿育王塔)一处。这座忻州市唯一“十九个”中的古塔,俗称白塔,2001 年6 月25 日,阿育王塔作为元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圆果寺阿育王塔位于今代县旧城东北隅,仅留阿育王塔。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初为木塔。唐武宗“会昌灭法”时被毁。唐宣宗大中元年(847)重建,宋元丰二年(1097)遭雷击又毁。宋崇宁元年(1102)再次修建,金兴定二年(1218)元兵南下时,毁于战火。现存阿育王塔为元至元十一年(1274)复建后的遗构。形制为喇嘛塔,塔基平面呈长方形,长51 米,宽26 米,高1.5 米。塔座的叠涩砖两层,上施莲花座一层,再上施曲尺形须弥座。塔身为圆形覆钵。刹座叠涩砌筑,上承铁质刹杆。砖作相轮13 层,上置圆形露盘和金铎,状若伞盖。极顶以宝珠两枚收刹,上下叠置。阿育王塔周长60 余米,塔高40 米。全塔比例和谐,轮廓秀美,是我国元代喇嘛塔之代表作品。1948 年春,周恩来、任弼时随毛主席居代县时,曾在塔旁摄影留念。

  阿育王塔因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而得名。据了解,佛教刚传入中国时,阿育王塔其实是覆钵状,通俗地说就是像一个“馒头”形状,后来才渐渐吸收中国元素,从一层变为多层,从圆形变成多角形。(王文君)

五台归来不看庙(樊文珍/摄)

大朝台 (张栋来/摄)

 

分享到:
  相关链接
五台山金刚舞——跳布扎 ( 2016-06-20 )
中国佛教历史的鉴证——五台山 ( 2016-06-20 )
五台山南台:一位貌美如花、孤傲冷峻的公主 ( 2016-06-08 )
五台山北台顶:华北地区最高峰 ( 2016-06-06 )
龙泉寺汉白玉牌坊:石雕建筑艺术珍宝 ( 2016-05-26 )
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忻州新闻网山西新闻网中国青年网忻州日报网央广网中新网新华网人民网四川新闻网黄河新闻网青海新闻网宁夏网千龙网大连新闻网北方网国家宗教网西部网大众网腾讯雅虎网易新浪搜狐华龙网大河网东方网东北网中国西藏网长城网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五台山频道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900500018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晋)字第001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     晋公网安备14010102000030号
新闻热线:0350-6542809   广告服务:13935060925   监督电话:0350-3309553   官方QQ:2552872947   电子邮箱:hhwts01@163.com
主办:五台山风景区区委   五台山风景区人民政府     关于我们人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