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中心 SHI TING ZHONG XIN 查看更多>>
探秘佛光寺(上)
五台山风景区11月1日起执行淡季票价政策
 
探秘佛光寺(下)
山西高速交警二支队九大队开设假日快处快赔服务
景区资讯 JINGQU ZIXUN 查看更多>>
品牌旅行社 PINPAI LVXINGSHE 查看更多>>
寺庙大观 SI MIAO DA GUAN 查看更多>>
五台山南山寺石雕欣赏
华北屋脊 五台山的清凉世界
 
佛国之夜
寿宁寺
您所在的位置:首 页 > 特色旅游
中台景区
编辑:李雨峰     2017-07-14 10:12:25       来源: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中台 佛像 戴文轩 摄)

  摘要:中台景区以欣赏亚高山草甸景观、台顶自然风光和台顶朝拜、欣赏建于民国雕饰精致的汉白玉石雕的普济和尚墓塔和建于明万历年间的佛像典翠琉璃塔为主要游览内容。地质遗迹主要有龙翻石、九龙缸泉、冰斗、四集庄砾岩等。

  中台夷平面、冰缘地貌、中台顶

  汽车顺盘山公路而上,山坡滚石中白色、黄色块状岩石渐多,到中台顶,又是一片石海,满地是黄色,灰红色的长石石英岩,那是滹沱系地层,自下而上由片状砾岩,过渡到白色片状含砾石英岩,最后才变成灰红色长石石英岩,这三层岩石总厚度达500一600米。在第三层灰红、黄褐色石英岩中常有黑色条纹形成的由铁矿碎屑构成的斜层理,要反映这套地层为滨海砂滩沉积环境。

  中台是五个台中面积最大、最平坦的夷平面,仍是冰缘石海构成平台,其上发育着亚高山草甸,过去是优良的高山牧场,如今为保护水土而禁牧。这里发育着冰缘石坡与石流以及冻胀丘。

  翠岩峰

  中台又叫翠岩峰.因其山势雄旷,层峦叠嶂,翠蔼浮空而得名。中台位于台怀镇西北10千米,海拔2894米,台顶有演教寺,寺内供“儒童文殊菩萨”。顶平周阔,是五座台顶中面积最大地一处。中台有五溪发源,二溪注入清水河,三溪经西台下,出峨口,入滹沱河。

  在盛夏农历六七月,登上中台顶,满目碧翠生辉,特别是雨过天青之后,石面上望去碧翠欲滴,又像是巨大的翡翠。

  演教寺

  演教寺,位于中台台顶。据《清凉山志》载:此寺创于隋代,唐代重修,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玉禅法师再建。

  演教寺现存文殊殿5间,坐北朝南,东西有配房。文殊殿为窑洞式建筑。殿内供奉孺童文殊菩萨像一尊,像容尊严大方。殿前原有石砌舍利塔一座,通高23米,共7层。塔身所刻佛像、人物不计其数,此塔传说为唐代蓝谷法师建塔存放。此塔于“文革”期间被毁。1985年,在圆照寺住持清海法师的主持下,又得以补修,但原貌已不复存在,而成了一座覆钵式砖塔。

  在演教寺西南有一文殊说法台,台中有一汉白玉讲台,四隅屹立着四座覆钵式石塔。传说这里是文殊讲道说法之处,故名。在说法台前还有一座祈光塔。《清凉山志》记载:“成化间,秋崖法师同晋主祈光,遂愿,故建之。”此塔于1987年翻修和加固,如今焕然一新。祈光塔为一座覆钵式汉白玉石塔,是中台顶的一大灵迹。

  龙翻石(石海)

  中台周围巨石如星,保留了丰富的冰缘地貌特征,如石海、石环、石坡等。中台顶巨石堆积,一块挨一块、一块压一块,棱角分明,被称为“龙翻石”(冰缘地貌),最大者可达半间房。“龙翻石”是中台一大奇观。临顶极目,巨石遍山,棱角分明,姿态各异。相传。这些巨石是龙王之子劈山所致,还说是精卫衔石填海时剩下的;是女蜗炼石时堆成的;是八仙过海,与龙王斗法时留下的;是雷电风雪造成的……想象是丰富的,传说是美丽的。尽管台顶巨石相叠,却别有情趣,夏日雨过天晴,巨石表面的苔藓、菌类,在阳光的照射下别有一番风味,也是难得的一道靓丽景观。

  吉祥寺

  吉祥寺原名古佛庵,位于中台南麓溪上,占地2600平方米。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创建于唐代,历代不废修葺。

  寺字坐北向南,北有罗汉屏,南有说法台,东西两峰飞翼夹铺,上出瀑布流泉,奇花锦绣,碧草芬芳,游人至此,莫不光临礼谒。现在的主要建筑是大雄宝殿5间,内供横三世佛,两山间为十八罗汉,像设庄严,金碧辉煌。文殊殿5间、内供文殊、普贤和观音三大士,法象造型优美,神态庄重慈祥。灯笼文殊殿3间,内供脱纱灯笼文殊骑虎尊像。殿院两侧为方丈院、禅院、经房、僧舍,计50余间。经房内有《大正藏》《碛砂藏》《频伽藏》《龙藏》和《续藏》,专供僧人借阅研究。在文殊殿前还有一座造型优美的覆钵式白塔和清代石碑2通。此外,在该寺各殿中,都有几尊带有密宗特点的造像,是该寺为密宗道场的表象。

  四集庄组砾岩、砾岩变形

  四集庄组以巨厚砾岩为特点,见于五台县茹村一台怀南龙巴、化桥、庙顶庵、杨柏峪南、明月池、尧子沟等地。四集庄组地层厚度变化较大,从西北部2000米以上向东南部变为数百米。地层厚度变化大,超覆频繁,属陆相洪积扇环境。

  砾岩成分及其变形程度在空间上显示明显的极性变化,并属向东南超覆。如向西北靠近造山带杂岩,砾岩中的BIF、玄武岩、斜长角闪岩、绢英片岩、绿泥片岩砾石明显增加,并且砾岩变形程度及其变形期次(阶段)也增强。向东南远离造山带砾岩中的石英岩、花岗岩砾石增加。在层序上,由下向上,砾石成分有均匀化特点,下部成分较复杂,向上变为石英岩为主。表明随着变形扩展,高凡亚群及其被动边缘沉积也抬升被剥蚀。在五台北部地区,砾石多者出现时可达90%以上,表明离物源较近。由西北部的砂质胶结向南东变为泥质胶结。上述特点记录了造山带剥蚀层次的变化,即由北西向东南,物源区成分由浅变质岩变为花岗岩及石英岩。

  在最底部出现较多的片岩、千枚岩、粉砂岩及石英岩砾石,明显来源干高凡亚群。各类砾岩中砾石直径大小悬殊,从几厘米到70~80厘米以上均有。砾石磨圆好,但分选较差,地层上部砾石以浑圆石英岩为主。随着盆地向东南超覆,底部砾岩成分砾径也规律变化,从四集庄组到谷泉山组,砾径明显变小。岩相古地理图显示四集庄组沉积于北东向的海湾内,盆地地形起伏较大,并有间隔的隆起出现。

  凤林寺

  凤林寺,在距台怀镇8千米的凤林谷,占地面积11655平方米。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林寺,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由彻天和尚创建。万历初,赐额:“凤林”。寺外原有祖师塔一座,“文革”中被毁,今新建为八角七层楼阁式墓塔。

  现存殿宇是真慧和尚于1994年发心重建的。寺宇坐北面南,依山建造,二进院落,三重大殿。门前为三门四柱、中高旁低的牌楼。沿石级而上是第一进院落。院内前建天王殿,面宽5间,单檐歇山顶,内供弥勒佛,背为韦驮将军,两山间为护持天下的四大天王。天王殿两旁为破长夜、觉昏衢的钟鼓二楼。天王殿后面为大雄宝殿,面宽7间,单檐歇山顶。殿内佛坛上供木雕横三世佛;中为释迦牟尼佛,右为阿弥陀佛,左为药师佛,塑像高大庄严,精雕细刻。两山间的平台上还供着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十八罗汉脱纱像。大雄宝殿两侧为配楼12间,现为僧舍、神房、客堂。

  大雄宝殿后为拾级而上的第二进院落,院内正在兴建毗卢大殿。登斯院中,居高临下,峰峦怪石,碧树奇葩,尽收眼底。

  竹林寺

  竹林寺位于台怀镇竹林村,是一座具有1200年历史的古老寺院,也是国内著名的净土道场,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清凉山志》记载:“唐法照误入化竹林,因创寺,名焉。历代以来,不废修葺。”法照。唐南梁(今四川闻中县〕人。初于庐山结西方道场,修念佛三昧,后去衡山,师事承远,慈忍戒定,为时所宗。大历元年〔766年),于南岳弥陀台依《无量寿经》创行五会念佛。大历五年〔770年)至五台山瞻礼文殊圣迹,贞元间创建竹林寺,时有律院、库院、华严院、法华院、阁院、佛殿院。整个寺院,建筑宏伟、庄严精丽、像设俱全、仪规完备、法事兴盛,是当时的一座声誉隆盛的名刹精蓝。

  唐代的丛林寺宇已毁,但从其遗址上仍可清楚地看到原来的建筑布局。寺宇坐北面南,有天王殿5间,大雄宝殿5问,僧舍20间,大门一座,蟠杆一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雄宝殿前那通汉白玉石碑,它正面刊刻“日本天台人唐求法沙门圆仁慈大师御研钻之灵迹”,背面刊刻“昭和十七年四月佛诞日日本天台法孙末学金刚佛子上阪泰山和尚建之”等字。此碑是为纪念日本圆仁慈觉大师巡礼五台山,于1942年立的,它标志着五台山竹林寺是中日友谊的象征。

分享到:
  相关链接
五台山北台顶 ( 2017-05-22 )
五台山北台顶:华北地区最高峰 ( 2016-06-06 )
五台山北台叶斗峰 ( 2011-06-27 )
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忻州新闻网山西新闻网中国青年网忻州日报网央广网中新网新华网人民网四川新闻网黄河新闻网青海新闻网宁夏网千龙网大连新闻网北方网国家宗教网西部网大众网腾讯雅虎网易新浪搜狐华龙网大河网东方网东北网中国西藏网长城网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五台山频道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900500018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晋)字第001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     晋公网安备14010102000030号
新闻热线:0350-6542809   广告服务:13935060925   监督电话:0350-3309553   官方QQ:2552872947   电子邮箱:hhwts01@163.com
主办:五台山风景区区委   五台山风景区人民政府     关于我们人员查询